年后——2月中旬前

表1全国主要省份年后非瘟疫情情况调研总结
其中,河北及山西非瘟疫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范围较大,规模场、散养户均有中招,尤其母猪群受损较大,不过年后情况较年前有所好转。
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及安徽局部地区有集中感染情况,且多为中小散养户,同时因散户非瘟疫情防控措施相对有限,一经感染便立即清栏,对产能有所影响。
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四川及重庆等地非瘟疫情感染情况不多,仍为常态化零星散发,影响偏小,整体可控。
2月中旬——3月初
但2月底到目前为止,非瘟疫情以及蓝耳、腹泻的严重程度,已然超出前面所说的范畴,不管是市场上仔猪感染的消息满天飞,还是仔猪价格的提前上涨,都体现了目前的动物疫情,尤其是仔猪的腹泻、蓝耳相对较为严重。

图1全国7kg仔猪均价周度走势图
按理说,目前的仔猪供应量对应2022年9-10月的能繁母猪数量,同比2021年的能繁母猪数量要多,但是2022年仔猪直至4-5月份才涨价,而2023年2月仔猪价格就持续上行,略显有些违背供需规律。
对此,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看涨、炒作及补栏情绪刺激。因年后到3月份为传统补栏阶段,加上市场对下半年行情一致性看好,导致仔猪市场成交火热,供不应求。
第二、全国各地动物疫情情况相对严重,仔猪供给受到一定影响。此外,规模场也有减少外卖数量、增加自养比例、增加仔猪外采数量等操作。
第三、物流影响。自2022年12月份全国新冠疫情全面解封后,动物病毒随人员流动迅速在猪场之间传播,造成猪场防疫、消杀难度增加、负荷过载,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没做到位,导致动物病毒大范围传播。
第四、2022年上半年猪价偏低、猪场利润不佳,母猪淘汰量不少,部分补栏的能繁母猪质量较为一般,导致下半年配种及今年出生仔猪体质也较为一般。
以上几个原因,就是近期仔猪价格明显上涨的原因,也是近期动物疫病比较严重的印证。后续动物疫病的发展趋势,按照季节性来看,短期,随着温度逐渐转暖,疫情情况也将得到明显改善。
动物疫病对短期供给影响
不过,近期仔猪价格上涨、供给缩量,以及一胎母猪被迫淘汰的情况,对后期猪价利好空间有多大?生猪供给到什么时间点会恢复?
首先,目前头部企业的能繁母猪恢复供给时间约为3-4个月,而按照12月份起、仔猪上市时间为5-6个月后,以及1-3月疫情较严重这三个前提预测,理论上5月份之前仔猪价格都将保持稳步上涨趋势。
其次,若按照普通规模企业能繁母猪恢复供给时间为6个月计算,则8月份后仔猪供给才能明显恢复。那么,在此之前,因“2022年5月能繁母猪转正”,而造成2023年3月之后生猪出栏逐渐增量的供给压力,大概率会有一些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