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吴忠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意见》要求,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有效保障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全市畜禽强制疫病免疫密度保持在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奶牛免疫抗体合格率达90%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场3个、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无疫小区1个,自治区级动物防疫条件示范场49家。
一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严格落实“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要求,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压紧压实县(市、区)县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制定印发《吴忠市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系列文件,定期召开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春防、秋防等重点工作。强化全链条监管,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齐抓共管、联防联控机制,紧盯动物防疫重要时段、重要环节、重点区域,严格检疫、养殖、调运、屠宰、加工经营、仓储物流、无害化处理等各环节全过程监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扎实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全面启用动物检疫“电子出证”人脸指纹识别系统,推行微信申报、无纸化出证等模式,县、乡(镇)覆盖面达到100%,动物检疫B证无纸化出证率达98%以上。
二是夯实动物防疫工作基础。加强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稳定基层机构队伍,建成市级动物防疫机构1家、县级动物防疫机构5家、乡镇畜牧兽医站41个,从事动物防疫和卫生监督在编在职人员230人。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应急演练,完成全市168名官方兽医确认工作,12名官方兽医入选全区官方兽医培训师资库,获全国动物检疫技能大赛三等奖1名。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完成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区域中心建设项目,改造兽医实验室106.88㎡,新增仪器设备34台(套),检测效率提升50%以上,生物安全水平达到Ⅱ级标准。在利通区、青铜峡市、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奶牛养殖基地建成畜禽运输车辆清洗消毒中心5个,有效保障牛奶产业发展。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成立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38个,社会化服务人员380人,乡村动物强制免疫服务覆盖面达到100%。
三是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引入宁夏中科国通新能源公司投资建成吴忠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实现对利通区、青铜峡市、同心县所有病死畜禽进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盐池县、红寺堡区分别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即将投入运行。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处理病死畜禽及产品6760.69吨。持续加强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将无害化处理纳入“宁夏牧运通”监管系统,对病死畜禽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和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病死畜禽收集、运输、审核、处理的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建立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补偿机制,探索建立了养殖场(户)、无害化处理中心、保险公司、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四方联动机制,实现病死畜禽申报、无害化处理、保险理赔、部门监管同步开展,累计兑付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61.17万元。
四是强化动物防疫工作保障。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强化市、县联动保障,坚持每年把防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2023年市、县两级共投入动物防疫财政资金750.8万元(其中市本级135万元),重点用于兽医实验室监测、疫病免疫净化、检疫监督、强制扑杀、兽药监管、无害化处理、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建立完善畜禽养殖保险机制,推动构建“政策性+商业性”保险体系,降低畜禽因病死亡给养殖场(户)造成的损失。持续开展《动物防疫法》《畜禽屠宰管理条例》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培训,组织对畜禽定点屠宰、贩运和食品生产经营、兽药经营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培训”,累计培训30期3700余人。承办全区官方兽医培训班、“口罩+手套”专项行动启动仪式暨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推进会,有力增强广大群众公共卫生意识。
下一步,吴忠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把抓好动物疫病防控作为保障畜牧业安全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压紧压实防疫责任,强化动物疫病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宣传教育培训,以高水平的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