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畜牧资讯

农业农村部:逐步建立生猪价格保险机制,调动地方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

农业农村部在25日发布的《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881号建议的答复》中回复了有关建立生猪价格保险机制和实施养殖大户奖补政策方面的问题。
农业农村部表示,2021年,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原银保监会等5部门出台《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扩大生猪收入保险,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降低经营风险。由于价格保险开办时间较短,各方意见存在分歧,试点中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总结现有试点经验,研究完善价格参数采集体系和采集标准,逐步建立生猪价格保险机制。

在养殖大户奖补政策方面,农业农村部表示,2023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用于引导支持地方促进生猪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升生猪稳产保供能力。资金按照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管理。关于对养殖大户给予补贴,根据《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奖励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年度支持内容,统筹确定资金支持方式。鼓励采取股权投资、建立产业基金等市场化方式进行支持,也可采取贷款贴息、财政补助、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下一步,财政部将
结合地方对有关资金使用情况,适时研究完善资金支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

养猪保险的推动需要相关保险公司、政府机构和养猪户/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制动相应政策。

1、政府合作:政府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共同制定养猪保险政策,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补贴,以鼓励保险公司涉足养猪保险领域。

2、数据支持: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合作与养殖场或相关机构建立数据合作关系,共享关于养猪产业的数据,以便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和制定保险方案。

3、风险评估和管理: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专业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帮助养殖户识别、评估和管理养猪风险,从而制定更具体化和针对性的保险政策。

4、保费优惠:为了吸引更多的养殖户购买保险,保险公司在初始阶段提供一定的保费优惠或补贴,以降低养殖户的经济负担。

通常,养猪保险政策的目的是为养殖户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以应对因猪只生病、死亡或其他意外情况导致的损失。养猪保险政策通常涵盖以下方面:(1)疾病保险:保障猪只患上特定疾病时的医疗费用和丧失。(2)死亡保险:保障猪只因疾病、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死亡时的损失。(3)损失保险:保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其他意外损失,如火灾、自然灾害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0-2023 农业农村部:逐步建立生猪价格保险机制,调动地方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版权所有 本站为畜牧人才业行业网站,专注于畜牧业知识分享。苏ICP备202300509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