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股份11月6日投资者记录表显示,9月份,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7.9元/斤。其中低于8元/斤的肉猪销量约占公司肉猪总销量的80%左右。成本较高的区域为山东、华北和东北区域养猪公司,主要受北方气候环境等影响,疫病防控难度较大,且北方区域公司为近些年新发展的单位,生产还不够稳定。这些单位的出栏肉猪合计约占整个公司出栏量的6%左右,固定成本等分摊较多,导致养殖成本较高,但对公司整体影响较小。
目前公司严格控制成本较高单位的产量,以稳定提高生产成绩、降低生产成本为首要前提。待其生产稳定,成本恢复正常后再考虑增加产出,进而实现整体养殖综合成本持续下降。
公司现有猪场竣工产能(即目前公司的种猪场满负荷状态时,能繁母猪按正常生产性能每年可产出的商品猪苗量)约4600万头。少量种猪场较长时间未运营使用,可能存在设备老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修补后方可重新使用。
按照公司现有能繁母猪数量占满负荷应存栏母猪数量的比例计算,当前种猪场产能利用率约70%左右,公司会优先利用好现有种猪场产能。在种猪场实现满产前,公司不会大幅新增种猪场固定资产投资,现阶段主要工作是增加育肥端饲养能力。
为满足公司未来几年出栏规划目标,公司通过新建养殖小区、新增合作农户、升级改造合作农户养殖场等方式,努力提升肉猪饲养能力,持续发展养殖资源,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现阶段公司肉猪有效饲养能力(含合作农户、家庭农场及现代养殖小区等各类方式)已提升至3400万头,为未来增加出栏量提前做好准备。
当前公司以提高养猪业务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不会盲目强调实现满产的时间。此外,温氏还表示,在市场行情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从资金安全性的角度来看,此举并不明智。公司不会去赌行情,不会大规模外购仔猪增加运营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