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畜牧养殖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九项措施

1、增喂脂肪

母猪分娩前8-14天,在喂全价饲料时,补喂脂肪(加9.5%)可增加猪体内能量储存,提高仔猪初生重,降低死亡率。

2、添加维生素C

在母猪临产前1周的日粮中每日加1克维生素C可减少脐带出血及仔猪在产中死亡,断奶仔猪在人工乳或饲料中每公斤干饲料加265毫克维生素C可减少仔猪因VB12、叶酸不足而发生贫血、腹泻等症状,从而减少死亡。

3、提前进入分娩舍

在产前1周,将母猪移入分娩舍适应新环境,可减少因母猪紧张而产生无乳、子宫炎、乳房炎等疾病而引起初生仔猪死亡或母猪咬死仔猪等事故发生。

4、适时淘汰

淘汰有恶癖的、老龄体弱、反应迟钝的母猪,防止咬死、压死仔猪。

5、产前注射催产素

注射时小剂量多次注射,以缩短产程,降低死亡率。

6、仔猪保暖防湿

仔猪出生时,要求适宜温度为28-32℃,半月后为15-22℃,而母猪仅需6-22℃,温度低于仔猪生长适宜温度或猪舍潮湿,仔猪就会拉稀、下痢而引起死亡。所以要建立保温猪舍,保持地面干燥。

7、吃足初乳

初乳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大量的r-球蛋白,这是抗体的主要成分,吃不到初乳的仔猪免疫力差,死亡率高,所以要保证每1头仔猪都能及早吃上初乳。

8、注意补铁

仔猪产后1-3日龄时肌注200毫克铁复合制剂,以防因贫血引起下痢。

9、提早补料

母猪从产后5天开始泌乳量逐渐上升,20天达到泌乳高峰,30天后逐渐下降,而此时仔猪的发育却处于逐渐加快时期,单吃母乳已不能满足其生长所需养分,另外,早补料能促进消化道和消化腺体的发育,可避免仔猪乱啃赃物,减少下痢病患,减少死亡。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0-2023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九项措施版权所有 本站为畜牧人才业行业网站,专注于畜牧业知识分享。苏ICP备2023005099号-3